1、主干:俗称树干。指树木分枝以下的部分,即从地面开始到第一分枝为止的一段茎。丛生性灌木没有主干(主干在林业上称为枝下高)。
2、中干:指树木在分枝处以上主干的延伸部分。在中干上分布有树木的各种主枝。中干及中央领导干明显的,其顶端枝梢部分称为主梢(顶梢)。
3、主枝:由中干上萌发形成的枝条。从中央领导干上分出的枝条称为次级主枝或副主枝。
4、侧枝:从主枝上分生出的枝条。从主枝延长枝上分出的枝条称为次级侧枝或副侧枝。
5、小侧枝:从侧枝上分生出的枝条。
6、主枝延长枝:主枝的延伸,即由主枝的顶芽或茎尖形成的枝条。
7、侧枝延长枝:侧枝的延伸,即由侧枝的顶芽或茎尖形成的枝条。
8、长枝、短枝:是以节间长短而言的不同枝条名称,从功能上说,长枝一般以营养生长为主,短枝一般是开花结果的部位。
9、营养枝:即生长枝。是以生长为主的枝条,担当了光合作用的重要角色,对叶木类树种进行修剪时,是修剪的主体。营养枝是个大概念,其中生长旺盛,又能开花结果的称为“发育枝”;生长过旺,节间较长,组织不充实的称为“徒长枝”(在一般情况下徒长枝是没有用处的,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加以利用);生长不良,短而细弱的,称为“纤弱枝”(常处于冠内或冠下因缺少阳光雨露而生长不良,短而细弱、皮色暗、叶小毛多);较细长,开支角较大,不会影响树形,临时性过渡的,称抚养枝。
10、花枝(即开花枝):能开花结果的枝条(果树上称结果枝)。
11、开花母枝:指着生花枝的枝条(果树上称结果母枝)。这种枝条一般能长期发挥作用,在对花木类树种进行修剪时通常进行保留。
12、萌蘖枝:通常是由潜伏芽、不定芽萌发形成的新枝条,包括根颈部萌生的“茎蘖”,根系萌生的“根蘖”,砧木上萌生的“砧蘖”以及多余的新梢。
13、枝条年龄 一年生枝:枝条从形成开始,到第二年该枝条上的芽萌发前为止。 二年生枝:一年生枝上的芽萌发以后,其本身则称为“二年生枝” 三年生枝及多年生枝:二年枝再过一年则称“三年生枝”,以此类推。通常把三年以上的枝条统称为“多年生枝”
14、带头枝:在一个枝组中,往往是中间的延长枝或近顶部的一个分枝特别健壮,标志着这个枝组的生长势和生长方向,称“带头枝”,更换带头枝和延长枝的修剪称为“换头”。